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中国文学论文_场域视域下莫言批评形象塑造研究

来源:当代作家评论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11-1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意义及方法 二、研究现状: 第一章 新时期的文学英雄(1986—1987) 第一节 “感觉丰沛的新潮前锋”与“人性的歌者” 第二节 文学场的“呼唤”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意义及方法

二、研究现状:

第一章 新时期的文学英雄(1986—1987)

第一节 “感觉丰沛的新潮前锋”与“人性的歌者”

第二节 文学场的“呼唤”与莫言的应答

第三节 期刊的框定与评论家独特个性里的时代印记

第二章 蓄势待发的重要作家(1988—2000)

第一节 初陷沉寂的鬼才(1988)

    一、“剑走偏锋的鬼才”及其批评场位置的下降

    二、莫言的失策与《评论》的鼓励偏向

第二节 在沉寂中坚守(1989—1994)

    一、双重沉寂与莫言的坚守、批判

    二、对批评家心理的契合及编辑的“独具慧眼”

第三节 创新,为未来准备(1995—2000)

    一、再次沉寂的未来大师

    二、“因祸得福”与对批评理论、社会心态的契合

第三章 天马行空的文坛大家(2001—2012)

第一节 天马行空的写作与“大家之大”

    一、天马行空的写作

    二、大家之“大”

第二节 多方力量的共同作用及耀眼的批评形象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文章摘要:莫言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但其作品常常存在争议,在不同批评家笔下往往也有不同的莫言形象,有些批评形象甚至截然相反。这种情况也存在于莫言创作历程,即前一历程和后一历程的批评形象呈现出不同甚至相反的姿态。而本文就将采用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以《当代作家评论》为个案,在梳理《当代作家评论》中的莫言批评形象演变过程的基础上,探寻其中内在的生成原理。同时试图给“作家文学地位如何生成”这个问题提供一些启示,从而也让我们更加理性地看待作家作品及其文学地位的关系。本文将研究时间框定在1986—2012年,并将《当代作家评论》里的莫言批评形象按时间顺序梳理,并将论文分以下三章:第一章,新时期的文学英雄(1986—1987);第二章,蓄势待发的重要作家(1988—2000);第三章,天马行空的文坛大家(2001—2012)。每章内容都将包括莫言此时期的批评形象及该形象的塑造成因。在此基础上,笔者在结语处总结全文,认为“莫言批评形象”塑造主要受期刊编辑、批评家、时代心理、作家及其作品以及文学场、批评场“需求”这5个方面的影响。期刊编辑起着“把关人”作用,使期刊带着编辑的个人风格,也使莫言在《当代作家评论》的批评形象形成一定的偏向。批评家是莫言批评形象的直接塑造人,批评家的知识背景、审美偏好以及独特视角也会影响着莫言批评形象的具体呈现。时代心理则会对批评家及编辑的思想产生某种程度的规约与指向,而批评家及编辑在时代心理面前也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会对时代心理进行符合自身个性的选择、过滤甚至变形。作家及其作品对莫言批评形象塑造起着一定的引导、制约作用,有时也直接参与着莫言的批评形象塑造,使莫言批评形象不管怎么变化都会是“莫言”。而文学场、批评场“需求”最为重要。莫言小说特质与其的契合程度则决定了莫言批评形象的光彩或落寞,决定了其在文学场、批评场的地位高低。但这并不意味着莫言现今文学地位是其对文学场、批评场“需求”的有意靠拢,恰恰相反,这更多是其在写作中充分发展自身个性气质之后与文学场、批评场的无意契合。

文章关键词:

论文DOI:10.27685/d.cnki.ggnsf.2019.000008

论文分类号:I206.7

文章来源:《当代作家评论》 网址: http://www.ddzjplzz.cn/qikandaodu/2021/1110/1174.html



上一篇:中国文学论文_后革命时代的“青年主体”建构—
下一篇:世界文学论文_弥合世界与内心空隙的日本文学经

当代作家评论投稿 | 当代作家评论编辑部| 当代作家评论版面费 | 当代作家评论论文发表 | 当代作家评论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当代作家评论》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