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代作家评论》编辑部[10/30]
- · 《当代作家评论》杂志社[10/30]
- · 《当代作家评论》期刊栏[10/30]
- · 《当代作家评论》数据库[10/30]
- · 《当代作家评论》投稿方[10/30]
- · 当代作家评论版面费是多[10/30]
“中国当代多民族经典作家文库”出版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近日,“文学共同体书系·中国当代多民族经典作家文库”(第一辑)由译林出版社推出。本书系是2018年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之一,收入了蒙古族作家阿云嘎、蒙古族作家莫·哈斯巴
与此同时,万玛才旦在影视和文学多面开花,小说集《气球》收录的小说《气球》《塔洛》已被改编为同名电影,除了都曾入围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单元外,《塔洛》获金马奖最佳剧本改编奖、金鸡奖最佳中小成本故事片奖,《气球》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中获得最受传媒关注导演奖、编剧奖,在海南国际电影节获得金椰奖。据悉电影《气球》还将于11月20日在国内院线上映。
“事实上,这些小说家和诗人不仅是各自民族当代文学发展进程中最为杰出、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人物,即使放在整个中国当代文学史亦不可忽视。”学者何平是“文学共同体书系·中国当代多民族经典作家文库”主编。早在2018年的“花城关注”,他就推出了“在‘边境线’写作”的专题,聚焦维吾尔族、蒙古族和藏族作家。
近日,“文学共同体书系·中国当代多民族经典作家文库”(第一辑)由译林出版社推出。
本书系收入了作家阿云嘎、莫·哈斯巴根、艾克拜尔·米吉提、扎西达娃等的作品。
今年6月,蒙古族作家阿云嘎在呼和浩特离世,享年73岁。书系中的这本《天上没有铁丝网》选入了阿云嘎进入新世纪后创作的六部中短篇小说,表达了他对蒙古地区文化传统与人文精神的颂扬与询唤:良善近乎卑怯的牧民出走,找寻失落家园;神枪手纡郁难释,与狼群惺惺相惜;庞然如怪物的汽车左冲右撞,打破牧民古老稳固的生态……如果说阿云嘎是以传统与现代的撕裂为切口,为受工业文明侵蚀而流变的游牧文化献一曲悲情牧歌,另一位蒙古族作家莫·哈斯巴根便是重寻爱与包容的草原精神,发掘人性中闪烁的亮点。再看藏族作家,扎西达娃调动宗教、经籍、传说、史实、巫语、梦兆,在现实与魔幻之间,重新发现西藏;次仁罗布以朴实天然的文笔,讲述有关爱与慈悲的故事;而万玛才旦的小说集《气球》则让影视文本与文学文本互相阐释,其中收录的《气球》《塔洛》已被改编为同名电影,丰富人们了解、观看藏区的路径。
来自新疆的作家也呈现了这片广袤大地独有的瑰丽与热腾。哈萨克族代表作家艾克拜尔·米吉提以日常生活为起点,颂扬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另一位哈萨克族女作家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用一双孩子的眼睛发现家乡;维吾尔族作家阿拉提·阿斯木则以其民族特有的幽默,将寓言、故事、神话融于一体。
本书系还收录了彝族作家吉狄马加的诗文集《迟到的挽歌》,内含他近年来创作的多首长诗和包括演讲、致辞、序言、评论、对谈等形式在内的多篇散文以及数十幅插画。在诗歌中,吉狄马加既有对父亲的挽歌、对民族的赞歌,也有对自我存在的剖白、对人类命运的思考。在散文中,吉狄马加谈论民族的认同、诗歌的意义和文学的力量。奇异线条描绘的插画,充满了彝族风情,是吉狄马加“彝人歌者”的体现。
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其实如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朝鲜族、彝族等民族都有着各自的语言文字和久远的文化和文学传统,像巴赫提亚、哈森、苏永成、哈达奇· 刚、金莲兰、龙仁青等都是拥有丰富双语经验的译者和研究者。”何平指出,在中国当代文学的版图中,进行双语写作的作家在数量上并不少,如蒙古族的阿云嘎、藏族的万玛才旦、维吾尔族的阿拉提·阿斯木都有双语写作的实践。双语作家通常存在着两类写作:一类写作的影响可能生发于民族内部;另一类写作由于“汉语”的中介作用从而得到了更为普遍的传播。
“当我们把阿云嘎、莫· 哈斯巴根、艾克拜尔· 米吉提、阿拉提· 阿斯木、扎西达娃、叶尔克西· 胡尔曼别克、吉狄马加、次仁罗布、万玛才旦等放在一起,显然可以看到他们怎样以各自民族经验作为起点,将他们的文学‘细语’融于当下中国文学的‘众声’。”何平说。
文章来源:《当代作家评论》 网址: http://www.ddzjplzz.cn/zonghexinwen/2020/1103/332.html
当代作家评论投稿 | 当代作家评论编辑部| 当代作家评论版面费 | 当代作家评论论文发表 | 当代作家评论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当代作家评论》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