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代作家评论》编辑部[10/30]
- · 《当代作家评论》杂志社[10/30]
- · 《当代作家评论》期刊栏[10/30]
- · 《当代作家评论》数据库[10/30]
- · 《当代作家评论》投稿方[10/30]
- · 当代作家评论版面费是多[10/30]
当代书法,核心弊端在哪?中书协主席错字连篇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当代中国书法,表面兴盛,实质衰落,20年来一直是业界讨论的焦点。 而且我一直认为重技能重于文化是当今书法教育的核心问题,也是最令人担忧的弊端。 “我只会写,而不会读”和
当代中国书法,表面兴盛,实质衰落,20年来一直是业界讨论的焦点。
而且我一直认为重技能重于文化是当今书法教育的核心问题,也是最令人担忧的弊端。 “我只会写,而不会读”和“书法家不再等同于文人”。这使得当代“书法家”普遍陷入困境:功力可观,学问堪忧,作品因而庸俗。无可救药。
书法,首先当然是“书写”。如果书法的研究脱离了技术的掌握,类似于林德,那么书法就不会被称为书法,而是成为另一种艺术形式。但也可以明确地说,中国书法绝不仅仅是书写。它最终呈现的应该是书法家的活力和精神,学识和知识。否则,比如前不久入狱的书法家协会原副主席赵长青,无论怎么把自己包装成“一流书法家”,在“权钱交易”中占据高位。 ”,他不能让他的写作更有品味。
除此之外,中国书法正在自杀;书法教学也理所当然地误导了孩子们。
正因如此,我们看古今任何一位书法大师,无一例外,首先他必须是博学多才的文人。
社会上总有人认为“书法是一门手艺,只要能临摹,而且能临摹无误,就是书法家”。这种观点很受欢迎。二田教人只写字,难说完全错,但绝对是遥不可及。过去,启功、赵朴初等资深书法家曾多次告诫人们,“手艺是拐杖,知识是资源”,书法家要“持之以恒”,不要以抄写为己任。能力。”这些话现在听起来很不错。
因为,特别明显的是,一个人的字迹再难看,只要勤奋学习,技术水平是最容易跟上的。哪怕是低智商,他也修炼两三年,学十二十。一年的线路质量自然会有所不同。但是,如果没有学习和修养的灌输,这种“书法”,即使《兰亭序》完全照抄,也只是一种无用的、空洞的抄袭和赝品。是“写”,绝对不能说是“书法”。 .中国历史上没有这样的书法家。
可以说,学习是书法的前提和基础,是书法的土壤和精髓,是书法的营养和润泽,是书法的力量和道德标尺。书法教育脱离了这一点,即盲目导航和轻率驾驶。
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在当代书法教学中,由于很多“老师”本身就是读书不多的人,只能引导学生专注于技巧,只懂手艺。前辈;结果,学生自己学得不多,纯粹的“技术”观笼罩着身心。
这导致了当代书界的一个症结:讨论技巧和形式,比古代经典更精巧、更合理、更睿智,但最终的作品看起来令人无法忍受。其核心原因是一两代书法家忘记或过于忽视了书法对文化的滋养作用。他们不能把“笔墨”当成“知己”,只能用“工具”来带动。从而失去了书法作品的魅力。没有生命,工匠之风弥漫宇宙。不仅教学效果堪忧,教学理念也走向错误。
中国古人对书的评价,有一句名言:“书本之术多于书外”。人们认为,学习书籍的重点不是技能的“内功”,而是知识的积累等“外功”。这是一个非常有见地的指南。当代书法教育越来越偏离这一建议。如今的书世界,不仅是小咖如此,桌上的一些大佬居然没能做出表率。
比如欧阳中石先生在面对镜头采访时,吹嘘自己实际上讲的很多文化历史知识点都是错误的;现任书法家协会主席苏士书先生也到处呼吁“守住我们的“文化命脉”,但在为人们抄写的书里,错别字和常用语录都颠倒了到荒谬的地步。妇女儿童如《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可以说是《庄子》的经典,《杨凝士》可以写成《杨凝士》等,可见说他对《论语》、《庄子》、《周易》等常见书籍和常用名词其实很陌生——说白了,文化素养可能比过去的高中生还差一些。开玩笑说要讨论当代中国书法的没落,就看看中国书法家协会苏主席的表现。
书法存在这样一种重技轻德、缺乏人文优势的乱象现象。再有名的书法家,笔下的人物又怎能不俗;书法教育的现状如何培养真思惟,古朴深情的书法家何以可能?书法家缺乏与之相匹配的文化素质。我认为这是当代书法最大的问题,也是当代书法教学最深的弊端。
剩下的,有一些重要的缺点,也很严重。书法应以修身为内在目的。这是一种兴趣和兴趣的艺术爱好。但是,我们看到,今天的书法乃至书法教学,实际上已经导致了功利主义和不正之风。
文章来源:《当代作家评论》 网址: http://www.ddzjplzz.cn/zonghexinwen/2021/0707/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