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封面会客厅|专访茅奖作家、“应物兄”李洱:

来源:当代作家评论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10-1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实习生 李心月 “《应物兄》庞杂、繁复、渊博,形成了传统与现代、生活与知识、经验与思想、理性与抒情、严肃与欢闹相激荡的独创性小说景观,显示了力图以新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实习生 李心月

“《应物兄》庞杂、繁复、渊博,形成了传统与现代、生活与知识、经验与思想、理性与抒情、严肃与欢闹相激荡的独创性小说景观,显示了力图以新的叙事语法把握浩瀚现实的探索精神。李洱对知识者精神状况的省察,体现着深切的家国情怀,最终指向对中国优秀文明传统的认同和礼敬,指向高贵真醇的君子之风。”这是2019年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对于《应物兄》的授奖词。

在当代作家群中,李洱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他的文学世界也成为文学评论家评论的对象。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文学评论家敬文东有一本新书,2021年5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专门是探讨李洱写作的《李洱诗学问题》。这是一部论述李洱迄今为止全部作品的专著,也是研究《应物兄》的第一本学术专著。

出版3年,回响不绝

有评论家称之为“当代版《围城》”

2018年底,李洱近90万字长篇《应物兄》一经问世,受到了文学界的高度关注,其与众不同的价值迅速被识别出来,使得专业读者兴奋不已。

《应物兄》围绕济州大学儒学研究院筹备成立和迎接儒学大师程济世“落叶归根”两件事,以“应物兄”作为轴心人物,上下勾连、左右触及,相关各色人等渐次登场,描绘了一幅丰富多彩的当代社会特别是知识分子生活画卷,于2019年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金宇澄(《繁花》作者)将《应物兄》誉为“当代版”《围城》。对此,李洱本人坦言:“我在写《应物兄》的时候,在长达十几年时间里,一分钟都没有想到过《围城》或者《儒林外史》,但是写完之后应该允许读者、批评家的这种说法。”

《应物兄》 出版三年以来,关于它的讨论从未中断。三年来,中国最重要的学术研究期刊,多以专辑的形式发表了相关评论,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讨。在鲁迅研究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孙郁教授看来,《应物兄》乃百年间对于知识人书写的最为复杂的文本之一,其写作难度也远超《围城》。

《应物兄》将被影视化

李洱:期待影视工作者二度创作

这部作品的影视化开发,也备受文学界和影视界的期待。2021年10月13日,第六届北京十月文学月在京开幕,数百位文坛、影视界专家和从业者济济一堂。下午,第六届北京十月文学月核心活动之一“共生共荣 文学与影视高峰论坛”暨“十月星浪潮影视计划”系列活动在梅兰芳大剧院举行。100余位知名作家、编剧、导演、制片人参与此次活动,共同探讨文学和影视的融合发展和转化。《应物兄》作为“十月星浪潮影视计划”首期作品,正式开启影视化进程。

对此,李洱表示,很期待这部小说与优秀的影视创作团队碰撞出的火花。针对《应物兄》的影视化改编,李洱说,“我期待一个非常好的编剧对这部小说进行第二次创作,既要能够看到它跟以前作品的不一样,又能够对作品进行影视化的处理。”

【专访李洱】

10月15日晚,前来成都参加2021年天府书展的李洱,接受了封面新闻记者的面对面专访。因为次日(16日)他将在会场有一场与作家阿来围绕《应物兄》的交流。所以这次采访也从他与阿来的交流说起。

封面新闻:你要和阿来对谈,你觉得对谈出什么样的境界,是你比较期待的?你们同样都是实力派作家,文学作品各有特色。

李洱:阿来是我非常尊重的作家,阿来的作品我也非常欣赏。他对中国文学有重要的开拓性的意义。阿来也多次说过他读过《应物兄》,但是我每次都不好意思问他读后的感觉。所以这次我也很期待听到阿来会怎么说。

读懂80万字《应物兄》

不需要专门文学训练 “你就当成是能与你促膝长谈的读物”

封面新闻:《应物兄》被很多人评价说“知识分子写作”。除了比较训练有素的文学专业读者、评论家,你对普通读者有期待吗?会期待他们有怎样的反馈?

李洱:专业读者可能是在一些专业文学场域里听到一些评价,有了兴趣,才来读。但我相信,普通读者对这本书,如果是偶遇,也可能会愿意读,读起来也更有意思。因为这本书其实核心就是在讲,一个人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怎么跟不同的人打交道。在这个过程当中,这个人有没有继续成长的可能?不要觉得读它之前,需要很多专业的准备。这只是一些评论家的说法。实际上,一些必备的文学阅读能力,是我们初中和高中期间都能获得,并不需要专门受过训练。读过中学的人,应该都可以看进去。

文章来源:《当代作家评论》 网址: http://www.ddzjplzz.cn/zonghexinwen/2021/1019/1137.html



上一篇:北京十月文学月|第一届“小十月”青年作家创
下一篇:当代新帖学与草书晋唐一体化现象的文化缺失

当代作家评论投稿 | 当代作家评论编辑部| 当代作家评论版面费 | 当代作家评论论文发表 | 当代作家评论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当代作家评论》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